豈此七國咁亂的戰國時代:

洪維揚著《日本戰國風雲錄》三冊

      

 

   

     今次我引領大家看的不是中國的戰國時代,而是一水之隔的鄰國日本的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其實是在室町幕府和江戶幕府的一個過度時期,時間起於 1467 年的應仁之亂,止於 1600 年的關原之戰,當然我們還可把戰國時代細分為織田信長管治的安土時期和豐臣秀吉統治的桃山時期,但當時大體上仍是處於一個大名 (諸侯) 割據、互相攻伐的時間。 數數指頭,躍上歷史舞台且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名,計有織田、德川、武田、今川、上杉、北條、伊達、最上、佐竹、相馬、南部、淺井、朝倉、毛利、尼子、三好、島津、大友 、龍造寺、長曾我部等,真的豈此「七國咁亂」啊。

 

    這回介紹的一套書以十場戰國時期的重要戰役介紹這段歷史,書名時《日本戰國風雲錄》,全套書共三冊,名為「群雄並起」、「天下大勢」、「歸於一統」,2007 至 2008 年由台灣遠流分冊出版。作者為洪維揚,輔仁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業,對日本史認識甚淵。書本井然有序地透國戰爭雙方介紹、戰爭源起、過程及影響,讓大家認識日本這 個混亂時期的歷史。

 

    有一回,我和一名很久沒有聯絡的中學同窗在面書連結上,這同學說回憶中的我是一名「歷史好叻」的同學。這憶記的確使我有點錯愕,我本以為她會說我是「數學好叻」的 人。也許當我醉心數學之時, 另外一些興趣被遺忘了。有一點我可以高攀和作者比對的是,作者和我一樣也是由電玩引領進入日本歷史的世界,當時日本光榮公司的「信長之野望」系列風行一時,遊戲中玩家以日本戰國大名的身份如何攻城略地,一統天下。當中出現過的武將人物伴以簡短介紹,我便是看罷這些短文,開始學習日本歷史 了。習理科的我,正規歷史教育止於中三,是故我和一般讀世界史的中學生不同,我習的日本史也不是由明治維新開始,而是由織田信長開始。 或許沒有考試的學習是最佳的學習,喜歡看哪些便看哪些,喜歡記什麼便記什麼。後來到了粉嶺官立中學任教,有幸和中史科鄧偉明老師鄰坐,閒來談史說情,特別是同工對中國近 現代史的淵博知識和精闢見解,更是燃起我更全面的認識歷史,特別是日本史。這樣我才轉向探求和倒幕、維新以至各時期的相關史料。 當然,現在還是在學習之中,偶爾看見有趣的史書,便會購下細嘗。

  

   

     說回此書,作者總共介紹了十場戰役:嚴島合戰、桶狹間之戰、川中島之戰、姊川會戰、三方原之戰、長篠之戰、沖田畷之戰、岩屋城會戰、關原之戰、大坂之陣。由於歷史上最終是由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登上「天下人」的寶座,所以我們學習日本戰國歷史的過程往往會過分集中於近畿附近的戰役。但此書作者所介紹的戰役有的如沖田畷之戰、岩屋城會戰發生在九州地區,讓讀者對這時期的歷史認識更全面。 但美中不足的是,似乎對日本北陸的戰爭介紹不多,如北條家和里見家之間的國府台之戰、獨眼龍伊達政宗興起的一系列戰事、豐臣秀吉命德川家康攻打北條氏政的小田原戰役等。但說實句,戰國百年,戰事何止十件,介紹難免顧此失彼了。

 

    再說句題外話,關原之戰可以說是奠定江戶幕府德川家的天下,因為德川家康率領的東軍獲勝以後,反對德川家的西軍大名大多都被逼退位或沒收封地,留下來的大勢力僅毛利和島津兩家。誰也估不到,數百年以後推翻幕府之風, 由薩摩、長州兩藩吹起,便是由這兩家領地吹起,或許真的有點因果報應之感。

 

    另外,除了介紹歷史進程、戰事經過以外,一些旁支人物小傳、名詞釋義、譜系、家紋 (家族旗號)、花押 (大名簽名) 、地圖等資料亦以加插方式補充,且資料甚豐。

 

 

    學習歷史,不得不援引典籍,但那卻是沉悶的根源。作為引領我們進入歷史國度的書,還是生動點好一些,這方面作者洽如其份的綜合了史料,以故事方式導出史實來,讓讀者快樂地認識了歷史的大義,若有興趣者,自然再可在典籍中遨遊了。正因如此,我們在附錄中找到的是「NHK 大河連續劇」的目錄,正是貫切了學習歷史不一定沉悶的原則。看見日本一年一劇向國民談歷史,作為香港人或中國人真的有點汗顏了。不錯,我們不時看到一些所謂的「歷史劇」,但那不過借數個古人名諱包裝的肥皂劇而已,不是故事失據,便是談一些不著邊際的所謂大義,和歷史風馬牛不相及。不要說學習了,不學壞已是萬幸。

 

 

書於二零一三年二月六日,家中。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