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兩個輔導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及人本主義理論

 

1. 引言

 

本文旨在選擇兩個課堂裡所學的輔導理論,比較它們在對人性、心理問題成因的看法,相關輔導目的和方法的分別,並分析這兩個理論的優缺和其在香港中學裡的可應用性。本文以精神分析理論及人本主義理論作比較。

 

2. 精神分析理論淺介

 

精神分析理論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佛洛伊德所創。佛洛伊德認為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存在於潛意識內的某些本能欲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緒、精神創傷等而引致。故佛洛伊德認為可以通精神分析,其受導者的潛意識作更深入的了解,並作出根治。此外佛洛伊德亦認為人的潛意識心理活動往往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諸如筆誤、說錯話等莫不與此相關。 (劉曉明 2000b 94-95)

 

3. 人本主義理論淺介

 

人本主義理論認為人之初是性善的,人人都具有一種自我完善或自我實現的傾向。心理障礙的發生在於自我發生了扭曲,當中的向善性被壓抑而致。治療是藉受導者和輔導者之間的一個充滿信任的環境,使受導者把其扭曲的自我得到自然的恢復,使其自我完善機制得到發揮。 (劉曉明 2000b 225)

 

4. 比較兩個輔導理論

 

a. 人性看法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存有潛意識,即個體不能知覺的精神活動,這由原始衝動 (本我) 和出生之後的多種慾望構成,但這些內容得不到社會通行標準 (超我) 的認同而受到抑壓 (自我的控制) ,但這些衝動和慾望並沒因此而消失,反之存在潛意識中繼續影響著人的行為。(劉曉明 2000a 531)

 

精神分析理論另一主要學說,人格發展理論認為人在其幼年個人發展可分作五個階段,即口慾期、肛門期、性徵期、潛伏期和性器期,這五階段分別標誌著個人的性滿足來源。若一個人在其相對的成長階段,在性方面得不到滿足,便有可能影響其個人心理發展,有甚者長大以後發生心理病變。(劉曉明 2000a 538-543)

 

我們不難發現,精神分析理論對人性的看法是悲觀的,人需要不斷地對性作出滿足和在現實、理想中周旋,而這亦使之受人本主義理論批評的原因之一。

人本主義學者馬洛斯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認為,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一種層級結構,即自低至高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高級動機出現有賴於低級需要的滿足,而人本身亦有自發追求滿足的傾向。 (劉曉明 2000a 681-682,689-692) 另一學者羅傑斯 (Carl Ransom Rogers) 更主張人的本性是向善,而其向善性未能體現只不過是受外在環境影響。 (劉曉明 2000a 682)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本我是先天的,但人本主義理論卻認為心理問題的成因是後天。精神分析理論視人的本我是反社會的、悲觀的, (劉曉明 2000a 721) 因而和社會通行標準產生衝突,但人本主義理論卻視人性本善,視人是積極和樂觀的。因此本人以為兩理論本身在人性看法上最大的分別是人本主義理論以人的角度來看待人而非精神分析理論的從一生物學的觀點來分析人。

 

b. 心理問題成因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人心理問題的成因在於我們的社會通行標準,諸如道德、倫常、法律、習俗、價值取向等壓抑我們一些原始的慾望,但慾望不會因此而消失,反之留在潛意識中。佛洛伊德認為若個人的潛意識存在太多未能宣洩的壓抑的話,心理問題因而產生。

 

而人本主義理論則認為人本身是有自發追求滿足的傾向,而心理問題在於該機制未能充分發揮,原因可能是在於受外在環境的限制使低級的需要未能滿足或基於當事人對自己的不了解所致。

 

c. 輔導目的和方法

 

由於此兩理論對人性和心理問題的成因均有不同的看法,故使它們的相關輔導目的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精神分析療法的目的在於發掘受導者潛意識內的矛盾衝突或致病原因,把它們帶到意識區域之下,使受導者有所領悟,接下來糾正或消除矛盾衝突,並建立健康的心理結構,解決受導者的心理問題。 (劉曉明 2000b 95) 精神分析療法會以自由聯想、分析移情、分析抗拒、夢境分析甚至催眠等方法入手,因為人在某些時間 (如發夢),人的自衛機制 (即抗拒面對壓抑在潛意識的東西) 會降低,使潛意識內的矛盾衝突容易浮現。

 

而人本主義理論的治療方法以個人中心療法為主,目的在於以受導者為中心,建立一個受導者和輔導者互相信任、安全和無威脅的環境,讓受導者表露自己,主動的尋找並面對自己的問題,使受導者體驗當中的不協調,因而使其自發追求滿足機制作用,因而得到改善。使用個人中心療法的人以同感、真摯和無條件的尊重來建立一良好的關係,以扼要重覆受導者的說話來使受導者更明白自己和面對自己。

 

顯然,兩個理論的輔導方法有很多不同,我們概括說明:

 

(1) 在受導者和輔導者的關係上,精神分析療法中輔導者以學者或專家自居,運用其專業知識來解決受導者的問題。反之,在個人中心療法中,二人的關係是平等,輔導者不自以為學者或專家,因羅傑斯認為這角色的分別是會影響真誠的交流。

 

(2) 在輔導過程中,精神分析療法是以輔導者主導,個人中心療法則是受導者主導,輔導者只是協助輔導過程的進行。

 

(3) 精神分析療法的輔導過程進行間,輔導者有如扮演專家的角色,其本身的個性得隱藏。但在個人中心療法中,輔導者不是在扮演任何角色,只是做回自己,真摯的面對受導者。

 

5. 兩個輔導理論的優點和局限

 

a. 精神分析理論及療法的優點和局限

 

精神分析理論是一個解釋性很強的理論,意思是這理論對很多的人理問題都可找到因由,這正是此理論的優點。但使用其輔導方法時,對輔導者的專業知識要求相當高,不論是當中對不同訊息,如夢境、移情、抗拒的分析,或是套取受導者潛意識的技巧等。這使輔導者必須受過長時間訓練,這正是其使用時的局限之一。

    

另外,很多潛意識的問題不是日常生活可以察看,輔導者往往要把受導者引領至另一境界 (如催眠) 以便更容易窺探受導者的潛意識,這是需要一長時間和安靜的環境,這亦不易在學校內實行。

 

第三,精神分析療法的過程中,輔導者須抽離自我,力求客觀,這亦是其實行的一缺點。

 

最後,精神分析理論的人性觀相對悲觀,這亦不利於培養一積極人生觀。再者,此法使用時必須在受導者的過去找尋不快之事,這難免使受導者難受,因而可能忽略了受導者的感情因素。

 

總括而言,本人認為精神分析理論及療法在處理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如精神病等,有其成效,但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問題,可能有楚才晉用之感。

 

b. 人本主義理論及個人中心療法的優點和局限

 

人本主義理論的人性觀相對積極,易於培養受導者的積極人生觀,這是其優點之一。但把人性看得太完美亦是其不足之處。在馬斯洛死後,另一人本主義學者梅 (Rollo May 1909-1994) 亦為此和羅傑斯公開辯論,梅主張人性亦善亦惡。 (劉曉明 2000a 682)

 

由於個人中心療法中,輔導者只是做回自己,相對容易處理,即是普通中學教師也易於掌握。但輔導者的個人素養亦絕對會影響輔導的果效,這便是缺點之一。當然我們即使不作為一個輔導者,也應對自己的素養有所要求。

 

個人中心療法的療程需時較靈活,環境上的要求亦較使用精神分析療法為少,故較合適在中學推行。

 

最後,個人中心療法是以受導者為中心的治療方法,不會數算受導者過往的陰影,不會要受導者痛苦地面對其過去,受導者的情感亦會被照顧,故受導者接受此治療時相對舒服。

 

6. 兩個輔導理論在香港中學的可應用性

 

從歸納前節分析,本人認為人本主義理論相對比精神分析理論較容易在香港中學應用。原因下述:

 

(1) 人本主義理論的人性觀比較積極,便於培養受導者的積極人生觀;

(2) 人本主義理論較易為人掌握;

(3) 個人中心療法使用時比較靈活,合切中學實際情況;

(4) 受導者在接受個人中心療法時相對舒服。

 

因此,本人在日後的教育工作裡亦會多使用人本主義理論及個人中心療法。

 

7. 反思及總結

 

要把個人中心療法使用得完好,還得培養好輔導者的個人素養。本人以為其個人素養比任何技巧更為重要。諸如落實「同感」、「真摯」和「無條件的尊重」,知易行難。當然一些輔導技巧的掌握和此素養的培養一樣需要時日和經驗的累積。隨著社會的改變,學生問題與日俱增,這已不是任何權威可以把之解決。作為老師,不是要任何時間警醒自己,要明白學生,力行人本主義之道,方使學生愉快學習。

 

參考書目

 

劉曉明 (2000a) 《學校心理諮詢百科全書.理論卷》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劉曉明 (2000b) 《學校心理諮詢百科全書.方法卷》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二零零四年四月十二日,書於家中。

 

註:此乃本人修讀中文大學教育文憑中中學學生輔導的期終功課。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