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改革」

 

香港的教育改革已推行多年,雖多屬教學或管理層面,但也不能說對學生們沒有影響。但現在推行的「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改革」 (以下簡稱「學制改革」),被喻為「自1978年推行九年基礎教育以來最重大的教育新措施」,對未來學生的影響卻是十分明顯,所以我們在推行之時必須權衡利害,慎重行事。

 

20041021,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先生向立法會為「學制改革」致辭,掀起了相關討論的布幕。教統局接後發表了《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對未來的投資》諮詢文件 (以下簡稱「諮詢文件」) ,向公眾收集意見,為期三個月,至翌年一月十九日止。

 

何謂「學制改革」?香港現行的高中及大學學制是這樣的:學生完成九年免費教育 (小一至中三) 以後,可選擇升讀兩年制的高中課程 (中四及中五),報考公開試香港中學會考 (以下簡稱「會考」),取得一定成績便可升讀兩年制的預科課程 (中六及中七),報考另一公開試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以下簡稱「高考」),取得一定成績便可入讀大學。除某些科目以外,學生在大學中修讀三年,便可取得學士學位。

 

現在政府建議在零八年九月開展新學制,即我們通稱的「3-3-4學制」,是把四年的高中、預科課程統合為一三年制的高中課程,學生只要在中六時面對一次公開的大學入學試,合資格的學生再在大學修讀四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便可畢業。

 

本人認同「學制改革」推行的需要。首先,我們從高中的學制說起。我們祖國的學制沿用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我們回歸多年,實沒理由和之有別。況且近年愈來愈多的本港中學生北上修讀大學課程,學制上的進一步銜接,對我們的學生也有益處。

 

第二,現行四年高中及預科課程中,學生要面對兩次公開試,作為教師的也知道,中五和中七兩年,學生和學校為了準備應試,沒甚多間授課,多也不及中四或中六的三分二。再加上,會考及高考課程緊密,老師或學生也沒時間和心情面對考試範圍以外的知識,因而學習變得考試主導,其意義因而大減。

 

第三,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兩年制課程,課程中免不了一些重覆的章節,這也會減少了教與學的效能。

 

在大學方面,三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是否可給學生一完全的發展的機會,本人以為時間實不足。試想一個中七畢業生剛進大學時,是面對一笎全陌生的學習環境,不論是環境、設施以致學習方法等也和中學時大不同。有的學生得花上一年時間來摸索和適應。到了第二年,學生有可能已得開始面對畢業、選科或日後尋找工作的壓力。這樣學生自然未能全心全意學習,發展也會受到窒礙。

 

況且,現在我們要求學生得到全人發展,在其本科知識以外也得掌握一些基本的別科知識,故得在大學以及中學中引入通識教育,三年的大學時間本來面對某些科目的基本知識已見緊迫,哪裡來時間加入通識教育科目呢?若有四年時間,課程安排自然可以更具靈活了。

 

現在教育強調學生掌握批判、自我學習的能力,不希望只是由教師至學生的單向傳授,但這方面知識的培養是得用時間的,過迫的學制絕對不利學生這方面能力的發展。

 

總括而言,「學制改革」推行是有其需要的。但這問題不是如「減一年中學,加一年大學」一般簡單,首先如何把四年的高中縮至三年,如何整合兩個課程已是有相當難度的問題了。另外未來學生只會面對一次大學入學試,怎樣減少因而增加的考試壓力。如何令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對新學制有認識以致信心,也是一大課題。

 

是故,「學制改革」和「課程改革」是分不開的。當然「課程改革」也不一定要一步到位,但若錯過了這個時機開展整合的話,只會使整個改革變得不倫不類。

 

「諮詢文件」建議在未來的三年制高中中列四科核心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教育,再可從中國歷史、物理、家政等二十個科目中選讀兩至三科選修科。在每個科目內有主修和選修的成份,以應付不同學生的需要。

 

首先,以往的四年高中和預科中,學習科目繁多,不論在高中和預科之間,還是在同一程度內的科目之間也有不少課題重覆。以數學為例,高中有數學科和附加數學科,至預科又有純數、應數和統數之別。但由於數學是一連貫性很強的知識,教授新知識之餘,免不了先鞏固已有的知識,再加上科目間的重覆教授,大大增加了教學的用時也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負擔。現在的整合,可為學生建構一套有系統的知識,加進選修元素,也可讓文理商不同的學生得其所需。

 

但以四科主修以外只列兩至三科副修,可能少了一點。理科學生自然是生物、物理、化學、資訊及通訊科技;文科學生會有中國歷史、歷史、中國文學、英國文學等;商科學生可選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等科目中作選擇。但我們不難發現若只列二至三個選修科的話,便不易擴闊學生視界,也難達至「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境界。本人以為「兩至三科副修」作為一入大學的基本要求還可以,有能的學生不妨由他們多修一點,若以此為一硬標便不太好了。看看我們現在的高中課程,有學生只修七科,但也有學生修了九科、十科。新的學習也應如往靈活,不然只會妨礙了學生的學習。

 

至於列通識教育為必修科的理念是好的,讓學生有機會得到基本的國家民族、科學、人際關係等多元知識,但作為教授通識教育科的老師也須受到多方知識、教學技巧的訓練,突然把之列為必修科的話,市場對此等老師的要求突增,本人恐怕四年的預備不足以產生足夠合資格的老師,這便會影響該科的教育水平。再者,通識教育其中一目的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獨立思考能力,現在的高師生比例無疑是對此學習的一大窒礙。本人以為何不把通識教育先列在副修,待資源萬全才升至核心科目。

 

另外無論怎樣說,四年中學變三年,時間一定是少了,一些以往在中學學到的課題,免不了要由大學承教。大學由三年變四年也得增聘人手。在新制開始時,何以讓部份中學教師充當大一講師的臨時工,一可減輕大學人手的緊張,二可增加大學和中學的銜接,減少學生過渡時的迷惘。

 

有的人以為由兩個公開試整合為一,會增加學生的考試壓力,本人對此不敢苟同。自兩個考試減少一個,怎會增加壓力?公開試少了,應當壓力少了才是。原來有人以為現在兩個考試,考生不用「一試定生死」,以為兩個公開試等同兩個機會。但實情並不如此,現在的考生若在會考中得不到理想的成績,也未必可以升讀中六,更枉言作為天子門生了。故現在的兩個公開試,即是要學生過兩個關卡,減少公開試的數目當然使學生面對的關卡少了,壓力也自然少了。

 

也有人認為在中六一次過考驗學生三年所學,內容過多,會增加學生的溫習量和應試壓力。但我們想想教育的目的為何,若我們教授學生的知識只能在其腦海中留盪兩年,我們的教育是否成功呢?

 

其實考試壓力不在於考試次數的多少,而是那一次公開試是否可充分反映了學生的能力。面對考試時的緊張和因而的偶發性失準是正常之事,引入了「校內評估」作持續的評估是一方法可減低學生因應試失準的影響,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當然更重要的是學生以及老師對評估制度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

 

最後我們還得為舊制最後一屆的中五或中七學生尋求重讀的機制。中七的學生相對簡單一點,讓他們在新制的中六修業一年,再考公開試便可。但中五的學生可不一樣,這不是考多一次試那麼簡單,當然最理想是可以把他們引導過新的學制,但他們經過兩年舊制的高中課程學習以後,難度要他們重回中四嗎?若給他們入讀新制的中五,要他們「追」回中四課程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認為解決方法是給他們一個特別班,為期兩年,重授舊制的中五課程和新制中未教的知識,然後讓他們考入大學的公開試。這樣比讓他們多考一次會考好得多。

 

總結,本人甚認同「學制改革」推行是有其需要的,但內中某些建議,如列通識教育為核心科目,可以暫緩處理,不然只會令是次改革和以往的一樣成為老師的新負擔。

 

參考網址

 

王啟思 24-10-2004 《精益求進 濟時所需 ─ 中學至大學 「3+3+4」學制》

 

李國章 21-10-2004 《立法會:教統局局長就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致辭全文》

 

教統局 2004 《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對未來的投資》

 

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書於家中,本文後電傳至教統局。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