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校與青少年問題

 

近年來,殺校不斷,而被殺的多是專職教授低組別學生的學校,無疑是一個原因使青少年問題增加。學校本來是各有專職:有的培養專才,使之管理社會;有的只是培養好人而已。但人各有異,同一課程,同一書本,每人吸收理解不同,也不能得到同一成就。學習能力較遜的同學,我們硬要他們成為博學之人,不但會使老師費力,學生也不見得會開心。學生在學校得不到開心,自往他求,藥物也罷,毒品也罷,打機也罷,援交也罷,不過是尋求在學找不到的感覺的一個慰藉而已。

 

現在學生升中分流機制由五組別變成三組別,分流能力被削弱,班房內學生能力變得差異更大,教師更難集中資源應付。再者低組別的學生因為殺校而被逼走進教授較高組別學生的學校,使相關老師的難以應付。再者,校政開放政策使學校互相比較,但比較則多是公開試、校內試成績等資料,這無疑使學校的教育重點全放在成績提升之上,而忽略了一些學生在價值觀培養的需要。

 

有人或說,學生人數少了,中小學被殺,無可避免。但想一想,建校容易建人難,培養一位專業有心的老師被興建一所校舍難得多。二戰後期,日軍面對勢如破竹的美國海軍,無計可施,唯有把未受訓練的國民放在軍機上,把軍機連同無辜的人民「射」向美軍,那不用說了,軍機未至已被擊落,這便是所謂的「神風突擊隊」。難道日本方面不知這方法不行嗎?問題在於培養一個軍機機師難過製造一架軍機。連番海戰受挫已使日本方面沒有人懂駕飛機了,唯有硬把飛機連人「射」過去。教育一樣,建一所校舍容易,但只怕數年以後的美輪美奐的校舍內缺少了熱心富經驗的教師而已。

 

班房內的人數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學童人數減少可作適略的調低。其實以往也曾因為來港學童人數多了,而使每班人數增加,現在不過反過來幹而已。不減班數,便不會裁減老師,也不會殺校,教師的專長便不至枉費。問題在放當局推行政策時,是考慮「教好學生」還是「省多分錢」呢?

 

我以為作禁毒宣傳、加重罰則、多加社工,以致校園驗毒等方法都是必需的,但只不過是治標而已。學生在學校、家庭中找不到成功感的話,也會尋找別的方法來體驗自我價值。若不在教育體制中反正過來,問題根本不會解決。加強升中或升小分流機制,停止殺校以減少每班人數來處理在學人數減少的問題,禁止學校單以成績作自我宣傳改以全面教育觀作介紹,設定一些學校專收低組別學生且加強支援。我以為學生是我們社會未來的基本,我們怎可把其問題置之不理呢?

 

二零零九年七月十二日,網誌。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