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去,日本何以將來?

    

    

 

     

      日本蘊釀修憲,內閣和國會監察足夠嗎?

 

    日本鷹派「首相」安倍晉三和「副首相」麻生太郎當政,推動修憲加強自衛隊的權力,目的不外是讓其最終成為真正的軍隊。由於國內部分政黨,如公明黨的反對,故加入內閣和國會監察出兵的條件,但這是對軍國主義擴張的足夠制衡嗎?

 

     當然,或許日本人的焦恐是源於中國的強大,但日本的軍力擴張也同樣令周邊的人焦恐。

 

     沒有歷史觀念的人是永遠不會明白認清歷史的重要性的。

 

     1932 5 15日,發生了所謂的「五一五事件」,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通稱「首相」) 的犬養毅就是被11名廿歲出頭的海軍軍官在總理官邸刺殺。臨終前的遺言「有話好說」(話せば分かる)以及暴徒的答覆「毋須贅言,下手!」(問答無用、撃て!)成為著名語錄。原因是當時犬養毅反對在「九一八事件」後肆意擴張的海軍。其實「五一五事件」行刺集團同時攻擊天皇近臣內大臣牧野伸等高官。早在同年三月,軍官已針對一些商人作攻擊,即所謂的「血盟團事件」。

 

     接下來,由海軍大將齋藤實擔上內閣總理大臣一職,建立「舉國一致」的內閣,這當然是說明「一致向外」了。但好景不常,在 1936 2 26日,時任內大臣的齋藤實和任大藏大臣的高橋是清兩位前「首相」一同被刺,史稱「二二六事件」。這回輪到陸軍發動了,受皇道派影響的青年將校(以30歲以下的尉官為中心),以「昭和維新,尊皇討奸」為口號,以武力政變奪取政權,殺害重臣元老,以實現天皇親政的主張。時任內閣總理大臣岡田啟介因叛軍「點錯相」,而幸免於難。

 

     值得留意一點,齋藤實和岡田啟介也是海軍將領,不過是相對「和平」的一群而已,也不為極端的軍國主義者所包融,何況別人?

 

     兩次行刺死了三個前「首相」,雖然有一大批參事者事後被判死刑等,但軍人為了擴權可以漠視法律。其後的軍人首相,更使軍國主義者無限制地作他們喜歡的事。今天的軍國主義擴張,若內閣主張修憲,國會認同,又是不是內閣或國會可以制衡呢?

 

     或許最諷刺的是當年的其中一個受攻擊者,內大臣牧野伸 顯正是現任「副首相」麻生太郎的外祖父,「前首相」吉田茂的岳父。

 

 

作於二零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家中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