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朱舜水先生

 

   

 

    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衣冠雖有先朝制,東海幡然認故國。

 

    近日《墳場新聞》刊了一篇關於朱舜水先生的文章,我潦上了數句感言,略感不足,不如在此修文述懷。

 

    朱舜水 (1600-1682) 原名朱之瑜,字楚嶼,號舜水,淅江餘姚人,明清年間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說不定還是一位外交家。生於明末,清兵入關以後,流亡日本,在長崎、江戶 (今東京) 授徒講學,得到日本朝野重視,特別是水戶藩 (在今茨城縣) 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 (音國) 奉為賓師。這儒學大師的思想更成為後來的水戶學的重要部分,主導了水戶藩的命運還不只,是影響了整個日本的命運。

 

    當談到朱舜水,最為人認識的算是梁啟超把他和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合稱「清初五大師」,又有人把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這樣是否把朱先生的重視程度降低了?或許原意不是,但顯然對朱先生的討論或比另外三位學者為少,但朱先生對思想的啟迪絕對不比三大思想家為低,只不過影響不到中國故土而已。

 

    1644年,甲申之變以後,李自成推翻明朝,清兵入關又殺了李自成。朱舜水雖不為朝官,但仍在華南為反清奔走,後逃到安南國(今越南)。有人主張他出仕安南,但朱先生不肯向安南王下跪,而被困牢,後遣返中國。期間朱先生在華南、日本、安南等地奔走集資反清。1659鄭成功反攻南京,朱先生出資支持。這一年,即 1659年,明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日本萬治二年,對朱先生或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他在攻打南京失敗後,東渡日本,希望向當時已鎖國的日本國借援。援軍沒有了,第二年,在柳川藩學者安東省菴的協助下結束流亡生活。1665年,受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的邀請,轉到江戶。德川光圀對朱先生十分器重,朱舜水的學述思想也對水戶學有著顯明的影響。和德川光圀一同編撰《大日本史》的學者如山鹿素行、安積澹泊、木下道順等也是朱先生的好友。

 

    朱舜水並沒有忘記亡國之恥,一生澹泊,積錢圖為復國之用。朱舜水之墓在歷代水戶藩主的墓地瑞龍山(今茨城縣常陸太田市),可見其地位之高。爲了紀念他不忘故國,墓特地建為明朝式樣。

 

    「安危成敗亦唯天,絕海求援豈偶然。一片丹心空白骨,兩行哀淚灑黄泉。豐碑尚記明征士,優待曾逢國大賢。莫恨孤棺葬殊域,九州疆土盡腥膻。」從日本詩人小野湖山的詩《朱舜水先生墓》,可略概括朱先生一生。

 

    或因為朱先生的尊君 (日本天皇) 思想,所以雖同姓德川,但水戶藩歷任藩主和幕府也走得不近,更明言若天皇和幕府間有衝突,水戶藩會站在天皇的一方。

 

    到了 1853年,美國人佩里驅艦到來日本,要求日本開國 (黑船事件),第九代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主張攘夷,這和當時朝中大老井伊直弼不同。再加上將軍德川家定死後,在繼承人問題上也和井伊出現爭論。德川齊昭和越前藩松平慶永主張由其兒子,時為一橋家家督的德川慶喜繼位,而井伊則主張由南紀派的德川慶福 (後來的德川家茂) 擔當將軍一職。論才能,德川慶喜在慶福之上;論輩份,一橋家為御三卿是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所立;而南紀派 (紀伊家) 屬御三家為德川家康所立,一橋家的後人理論上比紀伊家較親,該優先當上將軍的位置。然而德川慶喜最終敗選了,正是因為他本源出自水戶藩。德川慶福繼位後改名德川家茂,在任八年,第二次長州征伐途中病逝,德川慶喜繼任將軍。雖然最後德川慶喜也當上了將軍,但朝局已到了不可逆轉的境地,誰也改不了幕府倒下的潮勢了。

 

    另外井伊直弼在德川家茂當上將軍以後,即 1858年 (日本安政五年) 十二月,捕殺和幽禁一眾一橋派支持者和尊攘志士,史稱安政大獄,更使幕府人才凋零。特別是處決了當時只有二十九歲的思想家吉田松陰,許多後來參與倒幕的要員,如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也是受教於吉田松陰,所以本人認為這是倒幕的因由之一。而「尊皇攘夷」正是水戶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朱舜水先生東逃日本不是他所願,但若他留於中國又會如何?和顧炎武等人一樣歸隱不仕?學而不用是我們所願嗎?從朱先生大部分學著,如《朱舜水先生文集》、《安南供役紀事》、《陽久述略》都在日本所出,可見一二。唉!可惜文明之雪無緣落在中國土地上,一個沒有文明氛圍的國度縱有文明人也會外走,這是中國的可悲,還是中國人的可悲?

 

作於朱舜水先生忌日,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中。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