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教育

 

1. 引言

 

「全球化」(Globalization) 一詞已成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代表,但當中的討論多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影響,這是否便是全球化的全部呢?本文旨在探討全球化過程對教育的影響,以及反思學校、教師應如何改變來善處全球化這一現象。

 

2. 全球化的定義

 

全球化一詞正式被廣泛使用才不過二至三十年,但這已成為可能是世界上最多人談及的話題了。我們如何界定全球化呢?其中一個說法為「一種社會過程,其中地理對社會和文化安排的束縛降低,而人們也逐漸意識到這種束縛正在降低。」 (徐偉傑 2000 4)

 

3. 全球化的由來

 

現在社會學家對全球化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禾達斯 (Malcolm Waters) 列舉下列三個說法:

 

a. 自歷史發軔以來,全球化一直在進行當中,從那個時候起,全球化就已增強其影響力,但最近一直加速進行;

 

b. 全球化與現代化和資本主義發展同時,而最近呈加速發展;

 

c. 全球化是一個與後工業化、後現代化或者資本主義解組等社會過程有關的晚近現象。 (徐偉傑 2000 6)

 

本人傾向認同觀點 (b) ,但無論如何,顯然地全球化現象在這百多年間已急速發展,其影響無遠弗界。

 

4. 全球化的主要影響

 

大多數支持全球化的人認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地上會出現一個單一的社會或文化,而這是一個和諧的結合體。但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結果的過程不是這樣和諧,擔心這使少數人的文化難以保存,因而最終消失。

 

分析全球化的影響,可從政治、經濟和文化三方面來看。

 

a. 在政治方面:

 

由於國際問題如環保、國際罪行以致近來的恐怖主義叢生,單靠一國之力已難以對付,國際間的合作因而更頻繁。從一角度來看,全球化加強了國際間的合作,對處理上述問題自然更有效。但另一方面,國家在其領域內的主導能力則受到別國影響,國家的分野愈來愈模糊了。另外一些超國家組織,如世貿、綠色力量出現,進一步影響國家施政。最後國際間的一些觀念,如民主、自由、人權等亦成為量度國家的基尺。

 

b. 在經濟方面:

 

由於在全球化下,國與國間的貿易壁壘漸漸淢少,貿易自由度增加。但另一方面,貿易競爭更由國內轉向世界,使競爭更為激烈。在消費者來看,全球化下購買外國商品更為容易,但亦同樣的造就了一些國際品牌的出現,成了標準化的消費模式和文化。跨國企業的出現使已發展國家更容易的運用世界各地的資源,亦同樣地使第一和第三世界差距擴大,使資本階級和勞動階級差距擴大,把之邊緣化。

 

c. 在文化方面:

 

全球化使各國資訊高效傳播,特別是在互聯網迅速發展下,文化接觸更為頻繁,但同樣地文化衝突也來得更頻密。另外掌握資訊的人和無法掌握的人的差距愈來愈大,使得科技成了現代文明中最主要的部份。但這亦同樣的使世界加速兩極化,貧富更加不均。還可能由於人們處理文化訊息多了,某些少數人的文化或會被遺棄而使之最終消失於世上。

 

5. 全球化對教育的影響

 

教育作為培養未來棟樑,社會改變,教育自然也應改變。故我們可以從教育的性質、教學的方法、教師和學校的定位四個方面來看全球化對教育所起的作用:

 

a. 教育性質改變

 

由於全球化使資訊流通,在這一個訊息爆炸的年代,教育作為學生大部份知識的來源已改變,學校教育不在側重一些實在的知識傳授,而是處理資訊的方法,包括尋找、篩選和分析等。另外亦由側重技術已轉向側重知識,學生不再滿足於只知做而不知為何。

 

另外價值教育亦變得重要,因為學生日後面對的社會已改變,日後是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挑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是必要的。因此教育內容亦應多加與世界相關的議題,如環保、宗教、國際問題等,由以本地為中心轉而面向世界。

 

當然,教育制度在當權者而言,其社化功能保障了治權的延續,韋伯和新馬克思兩個學派的學者也認同此一論點。 (曾榮光 1988 6) 但本人以為隨著資訊、經濟全球化,教育制度的社化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不再只接受校內所教的一種思想,而是處於世界各地各種思想之中,學生可以選擇。其實教育制度的社化功能的成功某一程度上源自知識傳授的封閉性而已。或者這樣的說,當權者或不再可以利用教育制度向學生灌輸某一特定的意識形態,學生吸收到的可能是另一統一化的標準,如民主、自由等觀念。

 

b. 教學方法改變

 

由於教學的內容和性質也改變了,相應的教學方法也在變。以往單向的知識傳授變成啟發性的教學,由教師中心成學生中心,由著重知識內容變成著重學生對知識的態度等。其實這全歸因於學生吸取知識的門徑多了。

 

另外,由於科技的普及,科技在教學上的使用亦頻繁了。這亦使教學工具由傳統的粉筆和黑板改變成電腦、投映機等。但這技術的改變除了帶來了美觀和快捷以外,會否在教學的成效上有所增加呢?不論如何,這已成了對教師的一個新的挑戰和考核。

 

c. 教師角色改變

 

以往,教師被視作知識的權威,主控課室一切,學生必須順服地接收知識。 (陳海文、李沛良 1995 120) 但隨著學生獲取資訊的門徑多了,這關係不再是必然,教師在其專業上面對更多方面的監察或挑戰。

 

首先是來自學生或其家長,他們有能力檢視教師教授內容是否洽當,有能力檢視教師的學識是否足夠,有能力對教師在教學上的行為作出質疑,但他們卻無法預計一個有學識、有技巧能否為他們子女帶來更多的教學成果。若學校私營化的話,這便給家長多一個藉口來監察教師了。

 

次者,來自社會有權力人仕的監察,他們可透過對教育政策的干預而影響教師在教育上的自主性。最後,學校為了保有其競爭力 (競爭不一定來自區內別的學校,和商業競爭一樣走向全球化) 而對教師的教學作出監控。若政府或學校任由家長、社會為教師設立關卡,教師素質不會因此而增加,反使進入從事教育行業的門檻增高,有熱誠的人過門不入,扼殺了教育行業的發展。

 

d. 學校定位改變

 

隨著學生、家長以致社會各界對學校資訊的進一步掌握,他們要求學校更多的參與權,學校以及教師被迫的把其透明度增加。這使各界對學校的監控增加,如前教師般相若。再者,由於有能的學生選擇多了,學校的競爭對手也相應增加,不獨是區內學校,可能是面對整個世界的競爭,這在高等教育尤甚。這樣學校不得不作回應社會要求的事來爭取學生,這樣亦使學校變得商業化。

 

在商業化的教育裡,學校、教師所作的已不單是從「教好學生」出發,可能為了寫好教師自己、學校的「紀錄」,增加教師自己、學校在教育市場的競爭力,使之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爭取更大的資源或空間。當然我們知道一個能教出好學生的老師,或一所能育出好學生的學校是好的老師或學校,但這教育結果不是三兩日可見,反之學生公開試成績、教師學歷、達標教師百分率則是可見和可以比較,然而這是不是等同可以「教好學生」呢?這確實值得反思。

 

6. 反思

 

全球化的發展不是一些國家或民族可以改變的現象,縱然我們看到全球化當中的諸多問題的出現。我們可以把全球化視為一個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改變,一個「改變過程」的出現,自然有人因此得著,有人因此迷失。作為教師的本人以為我們未必可使我們的學生有什麼得著,但不至於使他們在這洪潮下有所迷失。

 

但知易行難,這亦非單以己力可以有所作為。

 

首先,教師必須充實自己,認清自己的價值取向,對全球化的現象及其相關問題加以認識,對新的教學模式要充分掌握。

 

次之,教師對別的想法要抱有「存而不同」的態度,使我們的學生也得著相同的態度。相信要在全球化下產生一包容各文化的和諧結合體,「存而不同」的態度的很重要,否則只會產生不斷的文化衝突和磨滅。

 

最後是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使之有廣闊的視野,可以面向世界。

 

當然上述的只是本人從教師角度來看,當中或得學校、課程、政策以致社會大眾的協作才能達臻完美。

 

參考書目

 

陳海文、李沛良 (1995) 《文化轉型與香港教育:後現代主義的挑戰》載於:Siu Ping-keeTam Tim-kui 《教育質素:不同卓識之匯集》 香港:Hong K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109-122

 

徐偉傑 (2000) 《全球化》 譯自 Waters, Malcolm (1995) G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台北 弘智文化

 

曾榮光 (1988) 《教育制度的社化功能 – 一個理論的爭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 十六卷第一期 香港:中文大學

 

二零零四年四月七日,書於家中。

 

註:此乃本人修讀中文大學教育文憑中道德與公民教育的期終功課。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