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陰霾

 

二次世界大戰已完結了半世紀多,我自然是戰後的一代,我父母也是戰後出生的。二戰帶給亞洲人民的痛苦和傷害是應讓後世人警惕,當然當時發動人侵略戰爭的日本更是更加需要警覺。然而今天,日本在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以首相身份到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又代表了怎麼樣的反省呢?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接受菠茨坦公告,宣佈投降。早在八月初,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及後蘇聯正式向日宣戰,出佔中國東北,也是令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及後亞洲的國家分野出現重大變化,殖民地紛紛獨立,亞洲很多國家被赤化或受共產思潮影響:這和二戰也不無關係。現在日本國內某些人仍主張他們發動太平洋戰役 (包括侵略我國) 是為了把諸國徒歐洲殖民主義中解放出來。亞洲諸國從歐洲殖民主義中爭脫出來是歷史的必然,不用日本多攪事,歷史洪流也是這般的走,但問題在於日本發動戰爭時是否真的抱有此等心態,我看不然。然而日本管其侵佔土地上的高壓統治,使共產思想得以廣揚,這倒是一不爭的事實。

 

我們解構小泉為何對靖國神社如此放不下,其實小泉只不過是一個表癥,他只是代表某一部分日本人的思想和行為而已。我們欲了解當中因由,我們得從日本這個民族入手。日本是一個島國,但這島國長期受著天災:如地震、火山爆發、颱風等的侵襲,使得日本人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既愛且恨,甚想逃離。在這逃離的心理影響下,日本人便開始對鄰國侵略。早在豐臣秀吉之時,已想取道朝鮮入侵當時的明朝,然國力未及,為兩國軍民所敗。但及後國力再盛,甲午之戰已可制勝。二戰時中、韓積弱,日本便有機可乘了。再者日本某些人認為他們所發動的是正義之戰,是反殖民主義之戰,你們亞洲諸民何以反對,還得來過謝恩呢。日本之戰敗,亦非敗於亞洲諸國之手,蓋觀當時亞洲諸國,有誰可與當時日本爭長短呢?日本自然看不起什麼亞洲人民的什麼反對和示威吧,因為在他們眼中,亞洲人民也算不上什麼。一個既不認同自己戰敗,也堅持出戰合理的國家,何有反省之理。再加上日本政府刻意在教育中把二戰歷史淡化和歪曲,使國內認同此調的人更多。及後中國開始騰飛,日本更加懼怕,希望在諸事上爭取影響,彰顯國力。每當中國成為世界的焦點時,日本便得幹點事,把注意力引回自己身上。有什麼事可以有此果效,參拜靖國神社是也。

 

靖國神社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在亞洲人民心中是二戰侵略的象徵。當然或許可說到靖國神社參拜,不等於認同二戰侵略行為,但瓜李之嫌,身為首相的小泉難道不明白嗎,若不是為二戰而來,又何用找今天這特別的日子呢?那些甲級戰犯,其實不過是工具而已,二戰結束以後,成了發動戰爭者的替死鬼,而發動戰爭的天皇裕仁在國內平平安安的得享天年。由此日本人對這些甲級戰犯更敬佩,更視之為英雄。首相參拜神社,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英雄表現。政客不過為選票,小泉的行為,若非在日本國內得到認同,他也不會幹的。

 

我們擔心的,不是神社供奉戰犯與否,參拜與否。而是此等行徑表現了對以往錯誤的認同,再加上日本國內右翼支持者日多,反中情緒日盛,某一刻時機到臨時,歷史便會重演。若真的有這一天的話,受苦的又只會是廣大的人民了。

 

二零零六年八月十五日,二戰日本戰敗投降紀念日,家中。

 

 

Free Web Hosting